據中國之聲近日消息,60歲以上人羣打新冠疫苗已獲批。
爺爺奶奶們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了!很多的具體問題隨之提出來:比如糖尿病幾十年了,一直打胰島素、吃二甲雙胍,能不能打新冠疫苗?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能不能打?
帶着讓公眾迷惑的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諮詢了多位專家。除了一些與疫苗、疾病本身相關的建議外,記者還發現爺爺奶奶們要去打新冠疫苗,一定記得帶上老花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爺爺奶奶們要不要打?專家從親身經歷説起
“我家4個老人從2006年開始接種流感疫苗,2013年接種肺炎疫苗,4個老人都有高血壓、糖尿病,有的心臟裏裝了支架,還有患有癌症的,這十幾年來4位老人沒有因為流感誘發轉重甚至住院,他們現在最大的90歲,最小的也有76歲了。”就在剛剛結束的兩會,有着豐富基層經驗的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在與包括科技日報記者在內的幾十家記者線上座談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避免基礎疾病的“潰堤”,疫苗功不可沒。
疫苗的這一“頭功”,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認可。
“從原則上來講,有基礎疾病的人,應該優先接種疫苗。因為基礎疾病人羣一旦接種疫苗,對於新冠感染之後的重症預防、住院控制、減少死亡等方面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科興控股董事長尹衞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是反覆被科學驗證證實的。
疫苗專家、美國FDA前審查員李忠明表示,在美國是優先給老年人打疫苗,和老年人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的注意事項差不多,很安全。
相關數據也顯示,在巴西、智利、土耳其目前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羣中,60歲以上人羣佔多數。
“科興的新冠疫苗克爾來福目前獲批使用的國家中,(接種者)幾乎都包括60歲以上的老人。土耳其接種了一千多萬劑克爾來福,其中60歲以上老人接種量就達400多萬劑。”科興控股相關負責人劉沛誠介紹。
為什麼我們國家不是老年人優先接種?
那麼,為什麼我們國家先開展18週歲—59週歲年齡段的接種呢?
“因為在設計臨牀試驗時,為了安全起見,先開展了18週歲—59週歲的試驗,所以這個年齡段的數據和結果出來得最早(因此最先開展接種),然後才是60週歲及以上,17週歲及以下的。”國藥中生集團董事長楊曉明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國藥獲批的兩款新冠疫苗使用説明書中寫明適應年齡段“18週歲以上”,已經包括60週歲以上的人羣。
另一個原因是,我國目前的疫情控制良好。
“我國的新冠疫情極少,老年人的感染機率極低,有條件開展有序的疫苗接種工作。”尹衞東説,目前重點人羣接種工作已經有序推動,所以現在再擴展到60歲以上的老年人。
面對不同的疫情,疫苗接種會採取不同的接種策略。這也體現出羣體免疫科學不僅照護個人健康,更需社會綜合考量的屬性,以更好地照護全體公民健康。
為啥要帶上老花鏡?
賣了這麼久關子,究竟爺爺奶奶們打新冠疫苗,為啥一定要帶上老花眼鏡?
“不同的疫苗,都會在説明書上有詳細的提醒。”雲南省傳染病專科醫院主任醫師閔海燕解釋,“接種注射前,大家籤的知情同意書上都有非常詳細的注意事項。”
隨着越來越多新冠疫苗的上市,每個疫苗都有自己的特點,疫苗研發和生產者將把經過嚴格試驗獲得的信息彙集到產品説明書中,並經過藥監部門等審批。因此,不論爺爺奶奶們打的是哪款疫苗,閔海燕的這個提醒都適用。
北京市疾控中心昨天發佈的《新冠疫苗接種熱點問題解答》中,也特別提到:接種時,要認真閲讀知情同意書,主動告知醫務人員你的健康情況,醫生會幫助判斷是否可以接種。
認真閲讀知情同意書!認真閲讀知情同意書!認真閲讀知情同意書!
重要的事情説三遍,所以,如果不是眼睛保養得好、閲讀小字完全無障礙的爺爺奶奶們務必記得帶上自己的老花鏡。
還有哪些特別需要注意的?
老年人羣有着自己的特點,例如基礎性疾病多、常年吃藥的也比其他人羣多一些,具體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作為老年人,只要高血壓是控制的、血糖是平穩的、服藥都是正常的,就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尹衞東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但如果高血壓控制不好,應先進行高血壓方面的治療,平穩之後,再接種新冠疫苗。
需要明確的是,新冠滅活疫苗本身是非常安全的,即使有基礎疾病的人,疫苗也不會誘發基礎疾病的加重。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基礎疾病讓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處於不平穩的狀態,疫苗接種應當暫緩。
“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之後需要監測一下生命體徵,比如血壓。”閔海燕説。
尹衞東也特別提醒醫療機構,在對老年人進行新冠疫苗注射後應有一些特別的監測,有益於緩解老年人的緊張,也便於正確理解一些與疫苗無關的偶合反應,還可以通過社區組織上門服務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接種便利性。(記者 張佳星)